UV柔印油墨的使用及储存注意事项
1.使用UV油墨时,首先要明确承印物的种类,然后再根据承印物选择不同性能的UV柔印油墨。比如印刷PE薄膜时,就不能采用印刷纸张的柔印UV油墨,否则附着力差,会造成废品。
2.UV油墨固化时,如果使用汞灯,在机器印刷前需要将UV灯开启预热几分钟,使灯管内的汞完全气化,以达到完整的光谱输出,避免因UV油墨固化不好而造成印刷品的粘连。
3.正式印刷前,应先让机器空转5~10分钟,使UV油墨与网纹辊和印版充分亲和,以提高UV油墨的转移性能。
4.UV油墨固化速度与油墨的颜色有关,因为不同颜色的颜料对不同波长的UV光进行有选择的吸收和有条件的反射。各种颜色的颜料颗粒反射出的光波波长不一样,反射的波长越接近UV光的波长,其固化的速度就越慢,反之固化速度就越快。
一般四色UV油墨干燥的困难度顺序为品红、黄、青、黑,因此对应的印刷色序应为黑、青、黄、品红。黑色理论上对所有光线都能吸收,但是由于颜料颗粒对光线有遮挡作用,阻碍了油墨的深层固化,故需要更高的能量。而有的不透明白墨甚至比黑墨更不容易固化,原因是因为白色对所有可见光能全反射,UV光不易透过,故固化速度较慢。
所以在选择UV油墨时,其光引发剂的吸收光谱很重要,使其能与UV灯的光谱相匹配,同时又要使其吸收波峰在选定颜料对UV光吸收较弱的波长范围内。
5.印刷墨层越薄固化性能越好。一般在10~12μm的墨层厚度范围内能获得充分的固化性能,墨层厚度超过15μm以上时会发生因固化不良,造成附着力欠缺的现象。
6.UV油墨在高温环境下比在低温情况下更容易固化。故在UV灯工作前,对照射区域的周围环境进行预热是很有必要的,预热会使油墨的固化性能增强,附着性更好。
7.影响固化的因素有UV光强度和累计光量。UV光强度称为辐照度(W/cm2),其与UV灯的功率和UV灯尺寸(印刷机门幅、UV灯箱宽度)相关;累计光量(J/cm2)除了与辐照度有关以外,还与照射时间相关,也就是与印刷机速度有关。
一般来说,固化能力的整体判断由累计光量决定;而墨层内部的固化,最重要的影响指标则是辐照度。辐照度低时(即UV灯箱固定不变的情况下,UV灯的功率低),增加照射时间(即降低印刷机速度)虽然可以提高累计光量,但也不能改善墨层底部的内部固化;这时需降低UV灯的高度或提高UV灯的功率。
8.UV油墨的粘度有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,这种粘度变化会对印刷适应性及印刷墨层厚度产生很大的影响。一般UV油墨温度降低的时候,粘度上升,印刷墨层变厚;油墨温度上升的时候,粘度降低,印刷墨层变薄。所以在印刷时尽量保持恒温,一般以18~30℃为宜。
9.在印刷过程中,车间的光线特别是墨槽周围的光线不能太强,以防造成UV油墨增稠、固化,同时传输油墨的管路不能使用透明透光的管子,因为自然光中含有少量紫外线,会透过管子使UV油墨在管壁固化成微小颗粒,影响油墨的使用。
10.由于不同品牌或系列的UV油墨引发剂体系可能有差异,一般不能与其他品牌或系列的UV油墨混合使用。
11.使用过的油墨,切勿直接将油墨放回原容器与未使用的油墨混合,应单独存放。
12.UV油墨应储存在通风、避光的环境下,一般储存温度为16~28℃。在超过30℃以上的地方储存,容易引起油墨的胶化与增粘。
13.一般UV油墨制造后大约有一年的保质期。